[地理高考必背]第三讲《地球上的大气》10、气温年较差
10、气温年较差: (1)影响因素:海陆热力性质;地表植被水分状况;云雨多少。 (2)变化规律:内陆﹥沿海,大陆性气候﹥海洋性气候,裸地﹥草地﹥林地﹥湖泊,晴天﹥阴天。 (3)气温年较差低纬小,高纬大(∵低纬正午太阳高度、昼夜...
10、气温年较差: (1)影响因素:海陆热力性质;地表植被水分状况;云雨多少。 (2)变化规律:内陆﹥沿海,大陆性气候﹥海洋性气候,裸地﹥草地﹥林地﹥湖泊,晴天﹥阴天。 (3)气温年较差低纬小,高纬大(∵低纬正午太阳高度、昼夜...
9、气温的空间分布: (1)气温的垂直分布: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(2)气温的水平分布: ①纬度分布: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:在南北半球上,无论7月或1月,这是一般规律,∵低纬地区...
8、气温的时间分布: (1)气温的日变化: 太阳辐射 地面温度 大气温度 最大值 正午12点 (H最大) 午后1点 (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) 午后2时左右 (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) 最小值 夜 日出前后 ...
7、气温与天气:白天多云,气温不高(云层反射作用强);夜晚多云,气温较高(大气逆辐射强)。
6.大气热力作用 (1)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: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,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、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。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,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。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...
5.大气受热过程 (1)「大气」是指低层大气,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。 (2)了解大气受热,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,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。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,地面(包括陆面和海面)是大气直接的热源。 (3...
4.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: (1)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(一般认为有2000~3000千米),但其质量的3/4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。依据各大气层温度(如图5-1)、密度和运动状况,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、平流层和高层...
3.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:大气圈、水圈、岩石圈、生物圈。 (1)大气圈的作用: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,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,对人类有重大作用。 (2)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环境意义: 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(%) 作用 干...
2.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(1)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——地震波 分类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震波 纵波(P) 固体、液体、气体 较快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...
1.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(1)地球的圈层结构: 包括由地核、地慢、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、水圈、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。 (2)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:①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,内核为铁镍固体;②...